貓鼠疫的發病原因有哪些
貓鼠疫是一種人畜共患的傳染性疾病,傳染源通常為各種患病的嚙齒動物或者是家養、野生的貓咪等,人類感染該病的原因主要來源于貓,因此每個飼主都應該對該病引起重視。
貓鼠疫是由厭氧兼性、革蘭氏陰性桿菌屬鼠疫桿菌或鼠疫耶爾森菌所引起的不常見感染。近百年來這種病菌生物體,一直以菌血形式存在于各種嚙齒動物體內,包括草原大鼠。 盡管家養動物感染不常見,但家養及野生貓類都容易受鼠疫桿菌感染,有記錄表明貓是人類感染的來源,因此貓鼠疫被看作是重要的動物傳染病。狗也能受傳染,但易感性較貓類低。
易感宿主間的傳播主要經跳蚤叮咬,也可接觸破損皮膚或經肺炎性貓鼠疫動物噴出的傳染性飛沫感染。
詞條相冊
貓鼠疫有哪些癥狀
貓鼠疫的治療方法有哪些
盡管貓鼠疫這種疾病在現在并不是很常見,但是該病有著很高的危害性,所以我們并不能因此而忽略該病所帶來的影響,應該做好該病的防護工作,發現感染貓咪要盡早隔離并進行治療。
所有住在鼠疫地區的貓,以及有慢性呼吸疾病和淋巴腺體腫大等癥狀的貓,應被看作可疑患病者。貓的額竇炎、鼻炎、膿毒病、瘤形成、毒血癥、子宮積膿及淋巴瘤,都是重要的貓鼠疫鑒別診斷病癥。
由于確定診斷會拖延時間,因此一般在確診前先給予治療。對懷疑有貓鼠疫的貓的治療,包括除跳蚤、沖洗膿腫、淋巴結排液,以及用殺菌劑治療至少3周,所有處理疑有病的貓人員,都應戴手套、穿白大褂和戴口罩,有肺炎癥狀的貓,在處理時應更加小心。
由于多種抗菌劑對貓鼠疫都起作用,抗藥性越來越常見,建議使用恩諾沙星(最少21d,5mg/kg,口服,每天1次)。另一抗菌素選擇是三甲氧芐二氨嘧啶一磺胺(21d)或氯霉素(21d),接觸過貓鼠疫的貓,應以四環素作預防性治療。有臨床病癥的貓,預后較差,50%以上的貓急性死亡。